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行业新闻  

白酒行业寒潮必读:六个趋势与三个建议!

发布人:怀庄酒业 点击:1579 日期:2014/10/31

  白酒行业寒潮来袭,从笔者看来,虽然还有一部分人抱有幻想,但大多业内人士对形势的判断已成共识:冬天已经来临,而且严寒才刚刚开始。本文就笔者个人长期在一线奔走来判断行业的趋势,并不能全面或者准确(业内的一些数据我看也只能参阅,因为大多数据实际是滞后于市场实际的),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斧正。
  一、白酒行业巨变的本质原因
  从2011年我们就隐约预感到严冬即将来临,虽然那时候我们判断的根据是市场击鼓传花式压仓、品牌概念大江南北一片抄袭、每个酒厂都在不断招商扩产品等市场一线的状态,现在看来,这只是嗅到了危险的气味,深层次的根源到2013年才为大家所逐步认识。
  我个人的看法,白酒行业巨变绝对不仅仅是短期、表面的调整,整个社会经济的大转型下,白酒行业必然深刻转型。
  1、消费缩水,消费场景化成为必然
  随着整个政治经济体系的转型,社会的消费并没有立即被拉动扩大,反而会进入短期(也可能是长期)的收缩阶段。
  笔者认为消费收缩的根本原因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明显上升。虽然房价等硬成本没有上升,但实业经济并未有良好起色,整个经济链条绷得非常的紧,必然带来非必要性消费被压缩。
  未来一段时间内,白酒的非必要消费必然被压缩,加上整个社会理性消费风潮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,未来的白酒消费将进入场景化特征。
  所谓场景化消费简而言之,就是消费分层并不再是主要细分市场的特征,而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来选择产品才是消费的主流特征,而在特定场景下的白酒消费则是实实在在的硬需求。举例说就是同样一个消费者,在朋友聚饮时会选择流行性的中档酒,在请客送礼时会选择对方喜欢的偏中/高档品牌,在哥们畅饮时甚至就是简装光瓶酒。
  2、投融资收缩,行业大变局刚刚开始
  当前无论大小白酒企业,无论强势还是弱势品牌,都遇到了投融资市场收缩的严酷挑战,只有极少部分企业独善其身。
  原因其实很简单,过去大多企业都是大量举债,企图在快速泡沫化的行业大潮水中分得一杯羹,在寒潮来袭时大多企业并没有剥离债务包袱,甚至还有企业的经销商过去两年的提货票都没有提完。在当前销售量急速下滑的情况下,导致入不敷出,举步维艰,经营急剧陷入困境。
  尤其部分企业不管自身实力大小,盲目扩张,更有甚者盲目关联担保,在此整个金融市场大变局时期,突如其来的打击很可能会导致部分企业猝死。
  我并不认同一些朋友说的“去库存基本完成、行业即将转好”的观点,因为隐形的“库存”可能令人更加吃惊,这里的“库存”包括过去的白条、债务包袱、不良融资担保,还有部分企业为了当前漂亮的销售业绩又“顶风作案”压到市场的预收款(有些并未收到现金,而是担保的泡沫)或压仓。
  我不相信那些官方数字的如何逐步变好,因为相信看过市场一线的都看到了,现在的终端的特征是“不压仓、不垫钱、甩库存”,再大的利润终端都不会盲目进新产品和难卖的产品,更何况非知名品牌的新品呢(今年中秋又有多少杂牌出现呢)!这就是春江水暖鸭先知,一线已经知道了消费的变化,不再参与融资的击鼓传花游戏了!
  一头是消费分散、缩水,一头是投融资下滑甚至变负数,在两头挤压下,白酒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冬天,而将是一段时间的酷寒!
  二、行业巨变下的六个趋势
  基于以上的判断,我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,白酒行业将呈现以下的六个趋势:
  1、行业将先下滑后上扬
  首先,白酒行业将随着经济转型,消费收缩和企业的挤压式淘汰,必然带来整个行业销售规模的下滑。
  经过一段时间盘整后,整个白酒的规模将重新上扬,因为随着企业去库存、去不良债务等工作完成后,剩者为王。且随着行业的整顿转型完成,随着品牌化、理性运作、稳健经营的新风气的来临,整个市场的中档市场将会扩大。过去几年的徽酒、鄂酒就是实际例证,随着良性企业的共同运作,市场趋向良性,资源的优势和运作的挤压,中档市场成为主流,从而带动整个行业规模的上升。
  在整个行业中档化的趋势下,行业销售规模将先是纺锤形,然后以中档市场(或者包含低档的大众市场)为新塔基而成为全新的行业金字塔结构。笔者大胆预测,在全行业销售规模形成新的金字塔时,白酒行业的整体规模极可能比目前的顶峰还要大,当然,这也将只会出现在一个较长的时间之后。
  2、企业分化,只有大象、小象和老鼠能幸存
  可以说当前的白酒企业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企业的竞争进入生死存亡阶段,品牌集中度必然加速上升。
  我们在早前就提出“决定竞争成败的两个关键是:资源能力和整合效率”的观点。因为在寒冬的压迫下,大多企业不但没有对严寒的储备,更是包袱一大堆,危机重重。不但资源力不足,更是整合能力低下,过去大多白酒企业只要跑的快就可以赚钱,很少有企业塑造自身的经营、运作能力,在当前的寒潮下,强者进,弱者退。
  我们认为只有大象、小象和老鼠能幸存下来,也就是说在资源能力、整合能力方面强的能活下来,并发展壮大,其他的无论是大品牌、大企业还是小品牌、小企业,都将退出舞台。
  当然,吸收新资本能力后的企业也将活下来,东家洗牌成为未来资本市场进入白酒行业的好戏之一,比如酒鬼、浏阳河,前者国字号介入活了下来,后者只怕危险得很。同样是前几年营销不错的金种子,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,但白酒竞争对资源的依赖远远大于其他行业,尤其当前的挤压式竞争更需要资源能力的支撑,因此也不得不吸收新资本来挺过寒冬。那些熬过寒冬的企业未来将成为大象、小象。
  未来白酒行业分化的好戏,还有一个就是老鼠型企业的存在。可能这些企业是小企业转型而来,也可能是新品牌的崛起,通过差异化、贴地性等经营的变化,必然有一部分企业反而生存了下来,虽然他们并不大,但同样活的非常滋润。
  以我们运作的企业项目为例,同样是区域品牌,我们在河南运作的区域品牌J企业稳健运作中档市场,抓住了当地老对手的盲目扩张下滑的机遇,通过中档主力单品,稳健运作在亿元左右,非常良性。
  我们运作的还有一个企业H品牌,专业运作地产商务团购市场,以全自酿为卖点,通过会员制直销,一年销售5000多万,销售稳定,费用低廉,同样活的有滋有味。
  凡是资源负数又难以融资的、凡是还在盲目经营的、凡是不能快速转型重塑自身能力的,在未来的上下环境挤压和左右企业挤压中,只能说看运气了。
  3、关联行业大洗牌
  企业的变化也将带来关联行业的大洗牌,包括上游的供应链、相关的设计咨询业和下游的经销商。
  我们认为供应链将首先被整合,淘汰一批和被整合一批是必然的,一部分供应链将被大象企业向上扩张而整合,一部分只有收缩、熬着并逐步退出。尤其是瓶、盖、外包装等配套企业将更加明显。
  而原酒企业则有一个独有的转变特色,主产区原酒企业(川贵)将以收缩为主(个别会在营销上通过特色营销而突破,转型成为特色品牌),原酒的增值性决定了原酒供应企业将大多以收缩为主。而非主产区的大多将面临淘汰,因为大企业大多自己干了(或整合了固定的原酒基地也多在西南),小企业压资金压不起。
  经销商的洗牌和厂家是一脉相承的,随着厂家品牌集中度的加剧,经销商洗牌呈现三个特征:第一是强势中档品牌的经销商将强者恒强(今年中秋的市场事实已经证明,在中档强势品牌的区域,市场销量和经销商的中档出货量整体稳定,甚至部分在上升。大多杂牌、非主流越来越举步维艰,几不可见。);第二是以白酒为主的经销商将越来越少;第三是特型经销商将逐步增多,尤其是以团购、定制等特色市场而产生的,在厂家扁平化渠道模式下产生的特型合作伙伴将反而增多。
  总是,关联行业大洗牌已经开始,比企业的洗牌可能要先完成。
  4、消费价位定型,消费结构转型,市场上产品由多变少
  消费的风向之前已经分析,最大的趋势就是价位基本定型,消费结构也将转为“三个档次,多个价位”的特征。
  高中低档三个档次将基本定型。我们的观察看,150以上是高档,价位多样化,最高茅台五粮液,其他品牌主要在150、300价位为主(如350的剑南春的销量反而将继续上升)。次高端将不再存在,只是区域和消费场合、消费能力的差异而已。
  真正的上量的将是中档(30-100),因为不但是消费的主流,更是企业未来生存的最佳投资回报平衡区间。必将进入更激烈争夺阶段,只是当前大多企业并没有走出库存和债务包袱的泥淖,还表现得不明显。
  同时中档看起来多个价位都能被接受,真正的中档已经基本形成趋势,50、80是主流,这是中档商业分配链条和消费场景以聚会为主的特征决定的。
  低档必然将是简装酒的天下,只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是个混乱的市场。
  5、营销模式深刻转变
  过去以渠道模式来定企业营销模式的办法已经行不通了,未来的营销模式将以竞争为先导、以消费者为原点深刻转变,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。
  第一,以渠道为主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主。
  过去压仓式、重回款轻动销的操作模式将一去不返,从经营的战略、竞争的策略、产品的开发一直到市场的落地,都将贯穿消费者接受为唯一导向。
  第二,以概念、跟风为主转变为以品牌差异化为主。
  第三,以过度投入的营销风格转变为以理性运作为主。
  短期内还将有大多的企业过度投入,以保证对竞争对手的市场挤压,但随着整合期的结束,品牌化、理性化营销的时代终将到来。
  6、人才团队大流动,营销组织模式大变革
  随着整个行业和企业竞争格局的变化,白酒行业的人才流动将加剧,企业的组织模式及组织配套的运作模式也将大变革,将以授权下沉、内部经营、扁平化、精细化等机制的主要变革的方向。
  总之,行业将兜出一个U型抛物线,其中必然淘汰落后者,过去的大船可能难掉头,过去的捡市场心态将成为未来的墓志铭,只有勇敢的、积极的、正确的调整者才能立于新的潮头。
  三、变革突围的三个建议
  在当前的大变时期,白酒企业的突围面临多方位的险滩,虽然营销突破企业才能真正突破,但不同的企业面临的困难各有不同,总体看我们的建议有三:
  1、经营战略至上,无论企业大小,不调整经营战略并积极实施者必然黯然出局
  首先,必须重建企业的经营战略,以调整经营思想逐步进入稳健经营状态为第一要务,从而以此为导向,建立营销的正确的方向和路径,切不可还指望向过去一样急功近利、贪大求全。
  甩包袱与布局未来将是大多企业当前首先要考虑的事情,相对收缩和积极聚焦的策略是当前大多企业的首选,尤其是在经营方面要大胆收缩,在经营方向、决策机制、营销推进、市场、产品、资源等方面都要集中,只有有效的集中才能聚焦,才能化劣为优。
  2、盲从必亡,唯有差异化竞争才能突围而出
  在营销竞争方面必须走差异化的路径,即使还有强势地位的企业也需要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来扩大市场,多产品、多招商、多渠道、多促销等过去的思路需要调整,否则,现在还有优势的品牌可能要被第二品牌超越,现在没有优势的品牌则是屋漏偏逢连夜雨,会加速退出。
  而且这种差异化并非过去的概念差异化,而是整个企业经营、营销运作、消费者服务链条彻底的差异化。
  3、方法、资源、团队的三效合一是竞争落地并致胜的唯一关键
  企业必须做好营销方法、营销资源、营销团队的内外部充分整合,三个方面的效率第一才能落地致胜,因为资源越来越有限,效率才是关键!
  大潮之下,不变必淘汰,乱变的先淘汰,善变者才能勇立潮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