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中华酒文化  

各地酒俗趣事多

发布人:怀庄酒业 点击:1410 日期:2014/5/5

      居住在贵州的各民族,由于地理、历史、文化等原因,与酒结下了深厚的情缘,“非酒无以成礼,非酒无以合欢”。“对于少数民族人民来说,酒不单只是一种饮品,更是生活的一部分。从呱呱坠地开始,直至百年归天,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早已与酒密不可分,婚丧嫁娶用酒,敬神祭祀上酒,生产生活喝酒,社交往来饮酒,节日喜庆敬酒……”贵州省博物馆研究员唐文元用“无酒不成席,无酒不成礼,无酒不成节,无酒没有情”来总结少数民族酒俗文化。贵州各少数民族不仅善酿善饮,还有自己独特酒俗。


      水族:女子酿酒男子不得参与
      水族民俗每年五月五(端午)采药,六月六制曲,九月九烤酒。从五月五开始,村村寨寨妇女全部出动,参与采药、熬药、淘米、制曲、蒸馏……酿造全过程皆由女子妇女完成,男子不得参加。相传,很久以前有九位仙女化身贫穷的老婆婆来到水族聚居的地方乞讨,好客的水族群众热情地拿出糯米饭、糯米粑供她们食用,仙女们便把酿酒技术传授给水族人民,从此便形成了女子酿酒的习俗。水族为了纪念九位仙女,就把酿成的酒称为九仙酒,汉译为“九阡酒”。
     苗族:拦路酒、劝酒别有趣味
      苗家有客人来临,就会在从村寨到堂屋的路上设下十二道关卡,卡卡都设“拦路酒”,每卡都有苗族的姑娘唱歌劝酒,如果客人也是苗族的还必须对唱。入门还要喝“拦门酒”,堂屋的门上挂着牛角杯、羊角杯,客人饮酒才能进屋。贵客到来,还会把全村寨的人都请来喝“长桌酒”。喝酒时,男子陪酒,女子唱歌敬酒、劝酒。客人喝一杯酒后,就用萝卜雕刻的印章沾上墨水或者锅灰在客人脸上印上一个印记,遇到脸上干干净净没有印记的客人,就会重点劝酒。


      侗族:百日小孩也“饮”酒
      侗族有家庭酿酒的传统,家有贵客必以酒相待,若无酒,主人便会觉得面上无光,即使有再好的菜肴也是徒然。侗族有饮“百日酒”的习俗,刚出生的小孩到百日那天,家里的长辈便用葫芦瓢舀一点酒,用筷子头沾一点抹在小孩嘴唇上。大人把剩下的酒喝完了,然后用葫芦瓢在小孩子脑门轻轻敲几下,表达对孩子的祝福。
      彝族:“转转酒”饮多饮少全随你
      大部分居住在山区的彝族,酒与礼密不可分,待客时尤为隆重真诚。日常提亲、定亲、访友皆以酒为第一大礼。赶集与节庆等常饮“转转酒”。这种饮酒方式比较“温柔”,饮者围成一圈,由座中长者先饮,之后逆时针方向依次传饮,可随时加入,亦可随意离去,善饮酒者多饮,不善饮酒者少饮。